建筑结构排查,重点查看是否有违规改建、搭建、拆除等违规违法活动,对年久失修的建筑物建立健康档案,定期进行检查,可以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鉴定。消防排查,餐饮行业厨房用气,餐饮行业厨房抽油烟机清洗、健身场馆锅炉用气等。严禁违规使用,配备专业消防器材,员工定期进行安全学习培训和演练。要求严格按规范和标准使用办公用电,照明用电,空调用电,厨房大功率设备用电,各种电器用电,插座面板等,由专业人员安装和更换各种电气设备,安装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,配备灭火装置,定期检查各种用电设备,定期更换长时间使用、大功率电器的电线。密切关注人员密集型场所、幼儿培训机构的突发状况,如人员踩踏、摔伤、砸伤等。督促相关租户注意安全防范,建立相关台账,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防控,做好各种活动预案并向相关单位报备。
二、加强设备设施、工地、口岸物流中心排查
1. 抓好物流、仓储运营安全检查
监管中心现场作业人员可能会有车辆伤害、物体打击、坍塌、高处坠落、触电等风险。应教育现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防范,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防控,要求班组在工作例上会强调安全意识,严格安全操作规程,认真落实安全制度,员工采取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带等安全措施。特种设备安全方面,叉车、正面吊等作业设备易发生倾翻、货物坠落、起步伤人、行驶伤人、作业伤人等。应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,完善安全操作规程,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。严格持证上岗、严禁设备带病作业。可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。
2.抓好在建项目安全专项整治
项目管理人员可能会有机械伤害、砸伤、摔倒、跌落、触电、淹溺、戳伤等风险。应教育项目管理人员注意安全防范,要求各项目施工单位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防控,员工采取佩戴安全帽、穿防护鞋等安全措施。项目存在吊装、模板支架、脚手架、机械设备、掉落、物体打击、基坑、临口临边、用电、用火、用气、烟火、噪声、有毒有害物质等风险。要求各项目参建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,对各级员工进行有效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,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制度,有效投入安全生产费用,规范安全标志标识和文明施工,采取有效防护和保护措施,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巡查,按照规范落实上级各项目安全生产规定。
三.严防夏季高温天气
1.制定防暑工作预案,合理安排工作,防止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。
2.妥善安排高温期间工作,合理的调整工作时间,安排工人作息时间,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,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作息时间为,早上5时~10时上班,下午3时~6时(根据天气气温可在进行合理调整),严格控制加班加点,高温时段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,防止工人疲倦乏力、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。
3.严格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物,配备人丹、十滴水等防暑必要的药品,配备医疗箱。定时足量发放给一线工人防暑药物,建议药物有:人丹、十滴水、正气水、清凉油、无极丹、金银花、菊花、荷叶。
4.在炎热季节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,减少疲劳。在暑季应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,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,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,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。对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,凡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、高血压、溃疡病、肺气肿、肝病、肾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。
5.针对夏季炎热、天气干燥,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,要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,对配电箱、仓库、木工房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,发现问题立即处理,同时按规定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。
6.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,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,加强对饮用水、食品的卫生管理,避免因食物变质引发中毒事件。同时,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,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、食物中毒时,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。
7.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,工地管理人员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,严禁穿拖鞋、凉鞋进入施工现场,以防被建筑工地的铁丝、钢筋、焊渣、混凝土块扎伤。员工上下班途中注意安全,做好防暑防晒工作。